(一)政策研究与项目申报
1、政策跟踪与解读
收集国家及地方科技政策(如科技、发改、工信等发布的科技计划、政策奖补),分析政策条款与企业适配性。
例:跟踪“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筛选适合企业申报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精特新小巨人”等项目。
2、申报全流程管理
(1)制定项目申报计划,协调技术、财务、市场等部门准备材料(如研发投入证明、技术创新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
(2)对接政府部门提交申报材料,跟进审核进度,处理补正要求,确保项目获批。
例:主导申报“省重点研发计划”,联合高校专家编制技术方案,协调财务部门核算研发经费。
3、项目过程管理
(1)获批后负责项目执行跟进,按政策要求完成进度汇报、中期验收、结题审计等工作(如每季度提交项目进展报告)。
(2)确保项目资金规范使用,配合政府审计与绩效评价。
(二)产学研合作与资源整合
1、校企/科研院所对接
开发并维护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渠道,推动技术研发合作(如共建实验室、联合申报课题)。
例:与高校材料学院合作开发新型材料,申报“产学研联合创新项目”获取政府补贴。
2、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
推动企业内部技术成果或高校专利转化,对接政府技术转移平台(如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申请补贴。
例:协助企业(如流程对接、材料准备、政策申报等)将某专利技术转让给合作方,完成“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并申报成果转化奖励。
(三)内部管理与支持
1、数据与文档管理
(1)建立企业科技项目档案库(如申报记录、政策文件、验收材料),定期更新维护。
(2)统计研发投入、专利申请等数据,为高新技术企业复审、加计扣除等政策申报提供支撑。
2、跨部门协作
与研发部门沟通技术细节,与财务部门核对资金流水,与市场部门确认产业化前景,确保申报材料逻辑一致。
(一)专业知识与技能
1、政策与行业知识
(1)熟悉国家科技政策体系(如《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地方产业扶持政策(如各省市科技计划申报指南)。
(2)根据企业主营业务,了解对应领域的技术趋势(如轻工、产业用纺织品、新型建材、新材料等领域的研发热点)。
2、文案与报告撰写
具备较强的公文写作能力,能独立完成项目申报书、技术总结报告等材料。
例:在申报书中清晰描述“技术创新点”“产学研合作模式”“产业化效益”,突出政策契合度。
3、数据分析与项目管理
能整理研发投入数据、技术指标等信息,使用Excel/Project等工具管理项目进度。
(二)核心能力要求
能力类型
具体要求
政策敏感度
能快速识别政策红利(如补贴金额、资质含金量),判断申报优先级(例:优先申报资金额度高的“重大专项”)。
资源整合能力
拥有高校科研团队、政府科技部门、行业协会等资源渠道,能协调多方合作(如邀请高校教授作为项目技术顾问)。
沟通协调能力
与政府项目主管、高校专家、企业内部团队高效沟通,推动信息同步(例:向研发团队解释政策对技术指标的要求)。
抗压与应变能力
应对申报周期紧张、材料反复修改等情况,灵活调整策略(如突发政策变动时快速替换申报项目)。
(三)教育背景与经验
1、学历与专业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高分子材料(有机)、复合材料、材料工程、纺织工程、岩土工程、土木工程等相关专业。
2、工作经验
(1)1-3年科技项目申报、产学研合作或政府事务相关经验(优秀应届硕士毕业生可放宽经验要求),熟悉申报流程(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全流程)。
(2)有成功申报国家级/省级科技项目案例(如科技部 “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重点领域研发计划”)者优先。
(四)资质与证书
1、职称证书
有助理工程师及以上职称者优先。
2、职业资格证书
具备科技项目管理师、知识产权师等相关资质者或有材料物性分析工、材料成分检验工、化验分析工等职业资格证书者优先。
3、语言能力
大学英语六级及以上(若涉及国际合作项目需具备英文材料撰写能力)者优先。
在求职过程中如果遇到扣押证件、收取押金、提供担保、强迫入股集资、解冻资金、诈骗传销、求职歧视、黑中介、人身攻击、恶意骚扰、恶意营销、虚假宣传或其他违法违规行为。请及时保留证据,立即向平台举报投诉,必要时可以报警、起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