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就业方向及前景

随着国家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我国法制建设也处在一个迅速发展和逐步完善的时期,特别是我国入世以来,社会对法律专门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各经济组织、律师事务所对法律专门人才的需求尤为突出。同时这也对高校培养高层次法学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390多所院校开设了法学本科专业。

法学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比如,做生意签订合同要懂合同法,与工作单位发生纠纷要懂劳动法。另外,像研究犯罪问题的刑法、研究如何打官司的诉讼法、研究国家之间关系的国际法等,也都在法学的研究范围之内。学习法学,还能够了解为何要制定法律,并学习如何依法处理事件和问题。

我国目前的法学类专业设置根据所在院、校的侧重点不同,人才培养方式也各具特色,主要有三种情况,一种是专门的法学院,如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另一种是综合性大学里的法律系或法学院,如北京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等;还有一种是以理工科专业为主的院校,如清华大学、北方工业大学等等。专门的法学院学科划分较细,专业化程度高,可使学生接受系统的教育;综合性大学里的法律系或法学院的特色在于可以发挥多学科优势,学生可以跨系选课,有利于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本文就法学类的三大体系即:法律系、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思想政治教育系的专业和就业前景进行分析,希望对此专业的学生就业起到一些指南作用。

一、法律系专业和前景分析

法律系常设的专业有民商法学、经济法学、刑事法学、国际法学、环境法学、涉外法律专业等专业方向。

就业现状和未来职业发展分析

法学专业是朝阳学科,从社会需要来看是大有发展前景的。从法律系毕业生就业现状来看,他们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能够在检察机关、审判机关、行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服务工作。就业前景非常广泛,做警官、检察官、法官、行政机关公务员;到大公司主管法律事务;做律师;到高校做法学教师;到研究所做法学研究者都是不错的选择。

但不可否认的是,相对于经济类、财经类等一些专业就业难度来说,法学类就业出路较窄。甚至是重点大学的毕业生,也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进入法律系统的。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社会对法律人员素质要求非常高,再加上法院、律师事务所等相关法治部门无法接受这样大批的学生涌入,多数学生毕业后只能转行。

法学类专业对人才素质、学历需求较高。他们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质,还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背景和跨学科的行业知识。随着近年来对法学人才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法学类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就业情况并不乐观。但高学历的法学专业研究生,特别是与经济、国际交往相关联专业的研究生,就业前景广阔。法律系专业的学生其职业发展方向就是在转行时,大多数也选择在与相关联的行业,或在企业任职做法律顾问、或做媒体的法制版编辑、记者等。有的根据其个人性格特点、专业特长转换专业,在岗位对其紧闭大门的时候,他们没有挤独木桥,而是独僻蹊径,在企业、公司的商务部任职,他们的专业知识在商务合同的签订、谈判、维护企业利益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自身的价值也在实际应用中体现出来。

薪酬水平与就业难度

法学类专业整体薪酬水平,相比之下比其他行业要高些。能者多劳,拿律师来说,年平均收入在10万元左右。当然律师事务所不同,以及资历深浅也直接关系到律师的收入。高的年薪能拿到30万元,低的可能年薪只有1万多元。从事不同性质的案件,比如经济、金融、证券、房地产等涉外官司,年轻的见习律师一个月可能只有千元左右,资深律师一年赚500万元不成问题。而婚姻、劳动法、知识产权等之类的案件,律师收费较低。而在企业做法律顾问的,也有着不菲的收入。

专家建议

由于法学还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法律系学生在充分学好本专业理论知识的情况下,还要深入生活,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如到公、检、法机关以及律师事务所等实习,学习实务操作,获得一些经验,并检验理论知识的正确性。法学天生是以人为本的科学,所以学生绝不能脱离社会,否则就是闭门造车。法律系学生在进入大四学习时,只要有各种可能的就业选择,都要尽最大努力去尝试(主要是参加各类招聘会和人才交流会)。此时,可借助在校就业指导中心老师的帮助或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机构来规划自己的职业道路。

此外,学生可以选择考研、参加司法考试、参加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等来拓宽自己的就业渠道。或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社会需要, 学习一技之长,比如速录技术,进入法院当书记员也是不错的就业渠道之一。最关键的是不要眼高手低,有时并不是没有就业岗位,而是学生不愿去做而已。

二、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专业和前景分析

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是横跨两个专业学科的一级学科,其相关联的专业和学科有政治学系、行政管理系、公共政策系、公共经济系、城市与区域管理系等。此外,管理学、国民经济学、国际政治学、国际关系学、外交学等学科,也对政治与行政管理研究提供学科上的支持。

就业现状和未来职业发展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的发展和公务员制度的实行,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获得了迅速发展,高层次政治人才和管理人才也成为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许多年轻有为的机关干部、青年学者是掌握先进知识和文化的新一代。干部制度的年轻化更需要一大批懂管理、懂法律、懂外语、懂现代信息技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行政管理法治化、现代化需求的高级复合型管理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政府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从事政策研究、组织与人事管理、行政立法、行政监察、行政执法、机关管理、司法机关的行政审判工作、文秘、企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工作、企业单位和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工作以及有关高校与科研单位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等工作。

从其就业方向来看,从将是这些毕业生未来职业发展的最好选择。在其就业渠道上,毕业生也可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擅长领域、文字写作、人际关系交往、口头表达等优势选择新闻出版机构、企业、社会团体、金融机构、高校等单位从事基础工作、管理工作、科研工作。

薪酬水平

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都从事政、检、法等行政部门的工作,这决定了他们不同于其他专业学业的就业特性,工作比较稳定,人员素质要求也要高。虽然刚就业的学生薪资不高,和其他专业学生相比,薪酬相差不大,平均月薪在1300元。东部发达地区工资收入较高,西部落后地区收入则较低。但他们的待遇一般相当于国家公务员的待遇水平,有良好的社会保障,在加上各地区自行设立和出台的各种名目繁多的津贴、补贴较多,加上行政、机关部门的有限性,使得就业难度加大,更多的毕业生来挤独木桥。

专家建议

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毕业生必须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本理论和知识,学会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分析方法以及系统分析、统计分析、调查分析、政策分析等科学方法;随时了解和关注党和国家特别是行政管理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策划、组织、执行的实际工作能力。为了在理论知识上一个台阶,考研、报考公务员也不失一个明智之举。

职业顾问专家建议此专业的学生利用寒暑假期,积极展开社会调查,配合教学目标,切实增加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就业单位选择上,最重要的端正心态、放开眼光,不介意从基层做起,积累工作经验,在实践工作中向上层领导学习处理问题、政策研究、制订、执行等各方面的能力,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做起,规划自己的职业路。

三、思想政治教育系专业和前景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系一般划分为师范类,相关的专业有哲学系、政治经济学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等。

就业现状和未来职业发展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系属于政治学科,大学虽然扩招,但不是所有的专业都扩招,比如以上几个专业的扩招幅度就不会太大,而且拥有这些专业的学校也不是太多,学生毕业后很多从事中小学、中专、大专的政治教育。从目前就业趋势来看,教师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行业,而且由于人口爆炸,对教育的重视,在中国特有的环境下政治是各个学校必学的科目,所以就业前景还是很不错的。

本专业毕业生,在就业选择上,面还是比较宽的,主要从事思想宣传工作、高校学生工作等。其发展方向可以向管理干部、政工干部、思想宣传工作者、中学政治课教师、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科研骨干、高等或中等学校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教学与科研等高级人才。

此外,毕业生也可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特长、职业气质等方面在新闻机构从事政治、时事方面的报导与关注,也可在企业的政工科、工会、宣传部等部门就职。

薪酬水平

思想政治教育系毕业的学生大多从事政工类方面的工作。教师、宣传干部成为这类毕业生的最佳就业岗位。由于目前我国教师的待遇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教师正在成为越来越具有吸引力的职业。改革开放之初,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在国民经济12类行业中,一直在倒数第一位至第三位之间徘徊。而如今,高校教师和中小学教师的年平均工资分别增长了178倍和109倍。在一些大中以上城市中,教师职业的收入水平,很多已超过一般白领。其中又以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这样的大型发达城市为教师高收入的领军者。可以说,良好的薪酬待遇和稳定的社会保障体系,使更多的大学生加入了这一传统行业。就业难度在加大的同时,更要求这类学生成为复合型人才。在具备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有很好的文笔能力。

专家建议

思想政治教育系的毕业生必须有较高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具备哲学、政治学、法学和教育学等多学科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具有一定科研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在学习中本着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重视实践的原则,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锻炼自己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组织人事工作的能力。

同时,具有规划自己职业道路的意识,无论是在党政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宣传、组织、人事等工作或教学、科研工作,还是抛弃专业知识,而选择与此关连度不高的岗位就职,关键要依据个人的兴趣、特长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展。